阿薩姆

 

 斯里蘭卡這個不到台灣2倍大的熱帶島國,所生產的茶正是世界三大名茶之一 - 錫蘭茶。其實早在1839年,一位植物學博士Wallich,就曾帶著茶樹種籽造訪錫蘭,但當地的農場主人對茶樹的栽種興緻缺缺,僅對咖啡的種植有興趣。所以斯里蘭卡在1860年代之前不僅沒有紅茶的種植,而且全島普遍種植咖啡;然而在1865年,由於咖啡鏽蝕病的感染造成全島的咖啡樹幾乎死亡殆盡,接著於1867年蘇格蘭人James Taylor來到錫蘭,製作出第一批錫蘭茶,並在英國的拍賣會上賣出好價格,從此開啟了錫蘭紅茶的歷史。至今紅茶仍是斯里蘭卡最主要的經濟來源,其年產量高達30萬公噸。

 擁有二千多年歷史的斯里蘭卡,在1972年改國號以前就稱之為錫蘭。由於改國號前錫蘭茶早已深入歐洲市場、廣受歡迎,所以在1972年錫蘭改國號為斯里蘭卡後,當地政府仍沿用錫蘭茶名稱行銷全世界。這個地處熱帶的國家,夏季平均氣溫約35℃、冬季的平均氣溫30℃,但因有高海拔的中央山脈,形成許多適合茶葉生長的丘陵與高山地形,斯里蘭卡的茶葉產區正是圍繞著中央山脈,百多年來有了六個主要產區。斯里蘭卡廣大面積的茶園中,其栽種茶樹,其一為來自中國的適合高地生長的茶種,其二是來自印度適合溫熱帶氣候的阿薩姆茶樹,另外亦有從這兩個茶樹改良而來的茶種。錫蘭茶因產區與季節的不同,其風味可謂變化萬千。

 錫蘭茶以中央山脈為中心,依海拔高度區分出低地茶500-600公尺、中地茶600-1000公尺、高地茶1000-2,500公尺,有六個主要茶區分佈在中央山脈的四週與中央,分別為Dimbulla (汀布拉產區)/1000-1500公尺/中央山脈西側/高地茶、Kandy(坎地產區)/600-1200公尺/中央山脈北側/中高地茶、Nuwara Eliya(努瓦拉伊利亞產區)/2000公尺/中央山脈中央/高地茶、Ruhuna(璐巫娜產區)/600公尺/中央山脈西南側/低地茶、Uda Pussellawa(屋達普賽拉瓦產區)/2000公尺/中央山脈中央-努瓦拉伊利亞產區東邊、烏法產區北邊/高地茶、Uva (Eastern)(烏法產區)/900-1500公尺/中央山脈西側/中地與高地茶。

 錫蘭茶依茶葉摘採部位、生產成茶後經機器篩選,依大小或其所呈現的外觀制定出諸多名稱,但這些名稱與茶葉的品質並無知接關係。這些被制訂的名稱,主要循著二大類再細分,其一就是James Taylor最出所製造出來的全葉茶系統,另一個就是逐趨勢所需的碎葉茶系統。

錫蘭茶名稱細分的概述
全葉茶名稱部分:
.Golden Tip-黃金毫尖:
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,外型為金黃色,經發酵製程,香氣與口感晶瑩剔透,舒緩淡雅。
.Sliver Tip-銀色毫尖:
摘取最頂端之毫尖製成,外型為銀白色,未經發酵製程,外型極為美麗,其風味一如白茶般的清淡。
.Golden Slivers-黃金銀毫:
以全手工嚴格挑選含大量毫尖、外型美麗、最高等級的的FOP製成。
.Flowery Slivers-繽紛銀毫:
同黃金銀毫製程,可以說是次一等的黃金銀毫。
.OP- Orange Pekoe–橙黃毫芽:
芽尖往下數第一個嫩葉,外型成細長的線形,有時會含有毫尖。
.P-Pekoe–毫芽:
芽尖往下數第二個嫩葉,外型較OP來的短,有時以葉片型呈現、有時也會有成線形,但較OP來的短。
.S-Souchong–小種:
芽尖往下數第三個嫩葉,外型較為粗大,會以葉片型呈現。小種在斯里蘭卡,幾乎都是機器採收,供應全球的低價市場。
 
◆碎葉茶名稱部分:

.BOP-Broken Orange Pekoe:

橙黃毫芽碎葉
.BP-Broken Pekoe:
毫芽碎葉
.BPS-Broken Pekoe Souchong:
毫芽小種碎葉
.BOPF-Broken Orange Pekoe Fannings:
細碎的橙黃毫芽碎葉B.O.P.F.
.D-Dust:
茶葉粉末(一般用來製造廉價的茶袋)

 雖然錫蘭茶可以見到上述的大小等級區分,但斯里蘭卡的眾多茶葉工廠中,有專門供應低價市場一陳不變的工廠,也有致力於發展獨家製程、不斷推陳出新的茶葉製造商,所以外觀也是形形色色,有些成葉片狀、有些呈現捲曲狀、有些呈現紮實的顆粒狀(不是CTC),要如何完整論述錫蘭茶的外觀、大小等級,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甚至是不可能做到的是。有熱誠的茶商會不斷的尋找引進,同時也有賴愛茶人士的探索了。